
苗族医药起源于公元前221年左右,经过二千多年的发展,贵州苗族医药形成了“纲、经、症、疾”的理论模式。其医独特,如号脉就分三关脉、上马脉、下马脉、指间脉、肘脉、昆仑脉、五指脉等十一种脉,这和中医的二十四脉大相经庭。其药独到,“冷病热药”、“热病冷药”,是其基本的治疗原则。经过两千多年历代苗医呕心沥血的研究,现散落在民间的苗药有八百单方,三千复方,方方独到,药效奇特。上个世纪初北洋政府总理熊希龄曾题:苗药华佗功,旁人不能通。
苗医认为乳腺纤维瘤多由郁怒伤肝、思虑伤脾、气滞血淤、痰凝成核所致,与脏腑机能失调、气血失和有关,病变脏腑责之肝脾,或过食辛辣肥甘厚味,损伤脾土。
